CentOS下如何挂载硬盘以适配开发框架使用?
CentOS系统下如何轻松挂载硬盘?手把手教你搞定!
嘿,各位Linux爱好者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在CentOS系统里特别实用的技能——挂载硬盘,不管你是刚入门的新手,还是已经有一定经验的老鸟,掌握这个技能都能让你的服务器管理之路更加顺畅,想象一下,你新买了一块硬盘,想要在CentOS系统里用起来,却不知道从何下手,别急,跟着我的步骤,保证你轻松搞定!

咱们得明白啥是挂载硬盘,挂载就是把一块物理硬盘或者分区,变成系统里可以访问的一个目录,就像是你家新添了一个房间,你得给它装上门,贴上标签,这样你才能知道这是干嘛用的,对吧?在CentOS里,这个“门”和“标签”就是挂载点和文件系统类型。
好了,废话不多说,咱们直接上干货,第一步,你得先确认你的硬盘已经被系统识别了,怎么确认呢?很简单,打开终端,输入lsblk
或者fdisk -l
命令,这两个命令都能列出系统里所有的块设备,包括硬盘和分区,看看输出里有没有你新加的硬盘,比如/dev/sdb
这样的。
找到硬盘之后,下一步就是分区了,如果你的硬盘已经分好区了,这一步就可以跳过,分区的话,我推荐用fdisk
或者parted
工具。fdisk
比较传统,适合小硬盘或者简单分区;parted
则更强大,支持大硬盘和GPT分区表,这里以fdisk
为例,输入fdisk /dev/sdb
,然后按照提示操作,创建新分区,设置分区类型(比如Linux文件系统就选83),最后别忘了保存退出。
分区完成后,接下来就是格式化分区了,格式化就是给分区设置文件系统,比如ext4、xfs这些,还是以ext4为例,输入mkfs.ext4 /dev/sdb1
(假设你的分区是/dev/sdb1
),等一会儿,格式化就完成了,这一步很重要,因为格式化后的分区才能被系统识别和使用。
格式化好了,接下来就是挂载了,挂载之前,你得先找个地方作为挂载点,也就是那个“门”,你可以在/mnt
或者/media
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目录,比如/mnt/newdisk
,输入mount /dev/sdb1 /mnt/newdisk
,这样,你的新硬盘就被挂载到/mnt/newdisk
这个目录下了,你可以试着往这个目录里写点文件,看看能不能正常读写,如果能,那就说明挂载成功了!

这样挂载的硬盘,系统重启后就没了,因为系统不知道你挂载了这块硬盘,我们还得把挂载信息写到/etc/fstab
文件里,让系统每次启动时都自动挂载,打开/etc/fstab
文件,添加一行,/dev/sdb1 /mnt/newdisk ext4 defaults 0 0
,这里,/dev/sdb1
是分区,/mnt/newdisk
是挂载点,ext4
是文件系统类型,defaults
是默认选项,后面的0 0
表示不备份和不检查,保存文件,重启系统,看看硬盘是不是还在那里,读写是不是正常。
我还想提醒大家几点,一是挂载硬盘前,一定要确认硬盘里的数据已经备份好了,因为格式化会清空所有数据,二是挂载点目录最好提前创建好,避免挂载时出错,三是/etc/fstab
文件里的配置一定要准确,不然系统启动时可能会出问题。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让你在CentOS系统里轻松挂载硬盘,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,或者想了解更多Linux技巧,欢迎留言交流,咱们下次再见!
文章评论